國際新聞 - 禁聞網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 翻牆必看的中共禁聞,禁書禁片下載,禁網新聞,大陸新聞中國新聞解讀評論,禁聞點擊排行榜 Sun, 19 May 2024 21:55:46 +0000 zh-CN hourly 1 #伊朗總統 生死不明! #直升機 「 #硬著陸 」,搜救困難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20/2038855.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20/2038855.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21:55:46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20/2038855.html 國家電視台報道稱,易卜拉欣•萊西(Ebrahim Raisi)乘坐的一架,在飛行過程中發生事故,採取重落地的方式迫降,但報道僅止於此,生死尚不明。

IRIB-Reporter beschreibt die Wetterverhältnisse, insbesondere starken Nebel, als Grund für den Absturz des Hubschraubers des iranischen Präsidenten #iran pic.twitter.com/b8fyKUfR88— Iman Sefati (@ISefati) 點此鏈接觀看視頻或圖片 May 19, 2024

Iranian media publish new footage of the search operation in the area where the helicopter crashed: there is thick fog

Fears are growing that the incident involving #Iranian President Raisi’s helicopter is “serious” and that “there is a high possibility of injuries,” Iran’s IRIB… pic.twitter.com/Lk7bfZPspX— NEXTA (@nexta_tv) 點此鏈接觀看視頻或圖片 May 19, 2024

Rescue teams are making their way to helicopter crash site#Iran

pic.twitter.com/aJhSScobsR— Faisal Khan (@KaliwalYam) 點此鏈接觀看視頻或圖片 May 19, 2024

伊朗國家電視台報道稱,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西(Ebrahim Raisi)乘坐的一架直升機,在飛行過程中發生事故,採取重落地的方式迫降,但報道僅止於此,生死尚不明。

美聯社報道,萊西當時正在視察東省(East Azerbaijan province)。伊朗媒體稱,事件發生地點位於與亞塞拜然接壤的城市喬爾法(Jolfa)附近,距離伊朗首都西北方約 600 公里。

星期日早上,萊西前往亞塞拜然,與該國總統阿利耶夫(Ilham Aliyev)一起為兩國合作的大壩舉行落成典禮,該大壩是兩國在阿拉斯河(Aras River)上建造的第三座大壩,兼具灌溉與發電之用。

國家電視台稱,救援人員正試圖到達現場,說硬著陸地點是森林,但因天氣條件惡劣而受阻,直到幾小時候才趕到。據報道,當地有大雨和大霧,還有一些不穩定的風。

伊朗航空部門有多種直升機,主要是制的,包括UH-1、CH-47、CH-53、SH-3等等。但是1979年伊斯襽革命后,伊朗與美國長期交惡,使其難以獲得零件,他們僅能自行仿造零件,使得妥善率一直相當勉強。

伊朗總統生死不明!直升機「硬著陸」,搜救困難(圖/視頻)

Raisi’s convoy helicopter accident: Helicopter in Iranian president’s convoy in accident: State TV

現年63 歲的萊西,是一名基本教義派,他被視為伊朗最高領袖 (Ayatollah Ali Khamenei) 的門徒,行事風格也非常的極端保守,使得伊朗的國際處境完全沒有改善。

伊朗總統直升機「硬著陸」生死不明!搜救困難伊朗國營媒體報道,搭載伊朗總統的直升機發生事故,以重落地的方式迫降。圖為伊朗的CH-47直升機。(圖/伊朗空軍)

來源:中時新聞網

]]>
0
#賴清德 就職 #台灣總統 將如何影響 #歐洲 #對台關係 ?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20/2038838.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20/2038838.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20:42:46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20/2038838.html 來源:美國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楊樂天
賴清德和他的競選搭檔蕭美琴今年1月13日在台北慶祝贏得大選。
和他的競選搭檔蕭美琴今年1月13日在台北慶祝贏得大選。

維也納 — 

在賴清德5月20日宣誓就任之際,國際社會普遍高度關注台灣新一屆政府在他的領導下將如何處理日趨緊張的台海兩岸關係。大多期待賴清德政府能夠延續蔡英文時期相對穩健的兩岸政策以及過去四年台歐合作勢頭,然而不同國家存在明顯差異,並且受到各自國內政局變動的影響。

「朝小野大」限制賴政府兩岸政策選項

賴清德在今年1月13日舉行的台灣總統大選中順利當選,但其領導的在同期舉行的立法院第十一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失去國會多數地位。賴政府將面臨「朝小野大」的格局,受到在野勢力中國國民黨和台灣民眾黨掣肘。

在此形勢下,專家預計兩岸關係不會發生劇變。中歐亞洲研究所(CEIAS)執行所長馬泰·西馬爾奇克(Matej Šimalčík)向美國之音表示,最近國民黨對台灣通過捷克非政府組織向提供的援助進行審查,就體現出「朝小野大」對賴清德政府施政造成的不利局面。未來涉及兩岸政策的議題,也可預見類似的府院制衡。

台灣立法院審議「國會改革」相關法案,朝野立委大打出手,共計6名立委受傷送醫。(路透社)

台灣立法院審議「國會改革」相關法案,朝野立委大打出手,共計6名立委受傷送醫。(路透社)

維持現狀的政策選項符合台灣社會主流民意。台灣陸委會和國立政治大學的民意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台灣受訪者表示支持在可預見的未來維持現狀,雖然他們對台灣最終地位的設想不盡相同。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庄嘉穎向美國之音表示:「在民主制度中,八成以上的支持率已經幾近於(全社會的)共識了。無論賴清德過去說過什麼,民進黨都不會偏離這一主流路線。這是一個簡單的選舉考量問題。」

「蔡規賴隨」助益歐洲對台政策連續性

相較其前任蔡英文,賴清德在其從政之路上一直更清晰地主張台灣的主權獨立地位,這引發了外界對於賴清德政府是否將在兩岸路線上改弦更張的關注。他曾因為在台灣立法院公開表示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而遭到的強烈抨擊,並且一直被北京視為「頑固的台獨分子」。

不過在本屆總統競選活動中,賴清德多次表示他若當選,將延續蔡英文時期既已形成的兩岸路線,沒有必要也不會推動法理台獨。他說:「沒有必要宣布獨立,因為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它的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當選總統后,賴清德宣布退出「新潮流」派系。

台灣駐美代表俞大㵢最近在威爾遜中心的一場座談會上表示,賴清德已經非常清楚地說過,在台海兩岸關係及國際關係上,他將遵循蔡英文總統相同的道路。

資料照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俞大㵢在華盛頓雙橡園接受美聯社專訪。(2024年1月18日,台灣駐美代表處提供)

資料照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俞大㵢在華盛頓雙橡園接受美聯社專訪。(2024年1月18日,台灣駐美代表處提供)

歐洲國家普遍期待台海維持穩定。關於賴清德政府上任后的兩岸關係及歐洲對台、對華關係,義大利漢學家弗朗西斯科·西西(Francesco Sisci)向美國之音表示:「我相信總的來說各方都會採取非常謹慎的態度。」

他說,歐洲國家的基本原則「當然是不會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軍事手段武力攻台,但同時他們也不會支持台灣內部的台獨浪潮。」至於歐洲國家對台具體政策,他認為目前還沒有確定,因此「觀察台海政治在可預見的未來如何演變至關重要」。

分析認為,台兩岸政策「蔡規賴隨」有助於台海維持穩定,有助於歐洲國家對台政策連續性,亦有助於延續蔡英文政府任內台歐關係升溫勢頭。中歐亞洲研究所的西馬爾奇克判斷,過去四年台歐關係迅速改善的勢頭有條件在「蔡規賴隨」的形勢下得到延續:「從賴清德的言論來看,我們可以預期蔡英文的政策將會延續,即通過尋找新的合作夥伴來確保台灣的國際地位。」

德國墨卡托中心(MERICS)分析師克勞斯·宋(Claus Soong)也向美國之音表示:「基於賴清德將遵循蔡英文維持現狀而不宣布獨立的政策,預計歐洲對台政策將保持不變。」

歐洲國家對台政策的差異和變動

在蔡英文政府任內,台歐關係出現顯著積極進展,台歐非正式關係的空間不斷擴展,其中原因包括中歐關係持續緊張、歐洲對華採取「去風險」政策、台歐在加強半導體供應鏈韌性方面的經濟合作機會等等。

庄嘉穎說:「鑒於歐洲愈發意識到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以及歐盟和台灣在價值觀上的一致性,歐盟對台灣問題的關注正在日益增加。」

與此同時,美國對台支持力度也創歷史新高。不過,歐洲主要國家對台政策與美國相比總體上更顯審慎,更為明確地遵循「一中政策」框架。墨卡托中心的克勞斯·宋說:「美國和歐洲在對台關係上的做法存在微妙但顯著的差異。」

庄嘉穎認為,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台灣問題在歐洲的優先事項中不是那麼靠前」。另一個原因,是「關於是否應該出於自身經濟收益預期而滿足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對歐洲提出的要求,歐洲國家內部存在激烈的爭論」。

美歐對台政策差異在法國追求「戰略自主」的對華政策中就可見一斑。法國不僅主張維持台海現狀,而且試圖避免捲入美中緊張局勢升級。2023年法國總統馬克龍結束對華國事訪問的回程航班上,一度表示法國不應陷入「不屬於我們的(台海)危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晤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2023年4月6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晤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2023年4月6日)

不同歐洲國家的對台政策也存在著差異。相對於法國,德國對台政策就較少「戰略自主」色彩。德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但也承認台灣是重要的貿易夥伴,並支持台灣在具體問題上參与國際組織。荷蘭則主張通過歐盟機制處理涉台問題,例如達成維護台海穩定的聯合聲明。而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波蘭和台灣的關係近期呈現出升溫勢頭,波蘭已成為台灣援助烏克蘭的渠道之一。

過去一個時期,立陶宛、捷克等部分中東歐國家不惜與北京關係惡化的代價,一度成為歐盟內部最直言不諱支持台灣的國家。中歐亞洲研究所的西馬爾奇克表示:「中東歐國家成為台歐關係升溫的一大推動力。舉例來說,根據歐盟—台灣追蹤項目收集的數據,中東歐國家和台灣的互動幾乎佔到歐盟與台灣之間所有互動的六成。」

台灣駐維爾紐斯的台灣代表處里擺放的台灣與立陶宛旗幟。(2022年1月20日)

台灣駐維爾紐斯的台灣代表處里擺放的台灣與立陶宛旗幟。(2022年1月20日)

2020年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與布拉格市長赫日布等訪問台灣,引發北京強烈反彈。2021年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成立后,中方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將兩國關係降低為「代辦級」,駐立陶宛大使館也更名為駐立陶宛代辦處。中立雙邊關係的這一變動在整個中歐關係中極不尋常。

但是,中東歐地區也包括整個歐洲最為親中的國家,例如中國國家主席不久前結束訪問的塞爾維亞和匈牙利。

而那些格外親台的中東歐國家會否延續其友台政策,也受到其國內政局變動極大影響。例如,2020年大選后,斯洛伐克一度成為歐盟內部的挺台先鋒,但2023年大選后親北京的政黨重新執政,導致該國對台灣的態度再次發生轉變。又如,立陶宛現任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日前在接受立陶宛媒體採訪時提出可能改變「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

]]>
0
#台灣 #新總統 #賴清德 將繼承 #蔡英文 開創的強勁外交格局,就職演說將向 #北京 展現善意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20/2038804.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20/2038804.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16:20:49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20/2038804.html 來源: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松仁
賴清德2024年5月20日將宣誓就任台灣總統。
2024年5月20日將宣誓就任總統。

— 

籍的台灣賴清德星期一(5月20日)將正式就任。賴清德從他的前任總統手中繼承了台灣對外關係一個強勁的新格局,但在台灣政治上則面臨政黨爭鬥的僵持局面。同時,他將在就職演說中向表達具體善意。

美聯社在星期天(5月19日)發自台北的一篇報道中說,賴清德在大選的競選活動中曾一再表示,他要延續蔡英文總統的政策方向。

報道還特別提及賴清德之前的一則競選廣告,即蔡英文駕車前行,賴清德坐在副駕位置上擔任乘客,然後途中蔡英文把駕駛座和方向盤讓給了賴清德,讓他和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繼續駕車前行。

美聯社說,現年64歲的賴清德星期一就職后將延續蔡英文的大政方針,一方面持續推動與美國建立和鞏固非官方的聯盟,另一方面則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並試圖在兩者之間達成某種平衡。

儘管台灣政壇黨派之爭激烈,並且常常在重大議題上陷入僵局,美聯社認為賴清德執政以後將繼續推動蔡英文致力進行的某些改革。賴清德和蔡英文所屬的民進黨在今年1月的大選中,失去了在台灣立法院的多數控制權,因此這可能會給賴清德推動重大議案,包括審核重大國防預算造成一定困難。

現年67歲的蔡英文是台灣首位女總統,也是亞洲並非出自於政治世家的女性領導人之一。

美聯社認為蔡英文留下的政治遺產包括面對一個越來越強勢的北京堅定地捍衛台灣的主權,以及將台灣打造成為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的可信、可靠的夥伴。

她在台灣推動同性婚姻,引導台灣度過抵禦新冠疫情的艱難歲月,以及通過「國機國造」和「國艦國造」計劃啟動台灣軍事現代化方面所作的努力也會被後人稱道。

已經主政八年而不能再次競選連任的蔡英文在離職時,民意支持度仍然很高。台灣TVBS電視台所作的一項民調顯示,42%的受訪民眾對蔡英文八年執政的表現表示滿意。而她的前任、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在八年執政離職時的民眾滿意度只有大約23%。

美聯社表示,蔡英文執政的民眾滿意度超高,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的身份認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目前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的台灣居民人數已經成為絕大多數,而這些人也完全無意接受北京的統治。

台海兩岸自1949年起就分離分治,互不隸屬。但是北京始終認為擁有對台灣的主權,並且揚言即使訴諸武力也要實現兩岸之間的統一。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和軍力的提升,北京當局對台灣的軍事壓力也越來越大。

蔡英文2016年主政以後,由於不接受國民黨政府與北京倡導的所謂「九二共識」,中國政府將她視為奉行「台獨」路線的領導人,並切斷了與台灣幾乎所有的官方溝通渠道。中國軍方還持續加大在台灣周邊海空域的軍事演習和「戰備警巡」。

「她強化了全世界對台灣的了解,以及台灣與國際社會的聯繫,」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對美聯社說。

在蔡英文第二任期擔任副總統的賴清德因為曾在台灣的立法院公開表示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而遭到北京的強烈抨擊,並且一直被北京視為「頑固的台獨分子」。

美聯社說,賴清德過去兩年多時間其實已經軟化了自己的立場,並且在贏得大選后表示支持維護台海現狀,並且願意在對等尊嚴和不預設前提的情況下與北京進行對話。

目前包括美中兩國在內的各界人士都特別關注賴清德星期一在就職典禮上發表的就職演說,希望從中看出他未來執政的政策方向。

另外,台灣一位知情的高級官員向路透社表示,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將向中國表達「具體」的善意,呼籲兩岸共同維護台海和平。

這位不具名官員說,賴清德在演說中將表明台灣將繼續推動區域和平與穩定,並且「不卑不亢」地保證與中國維持現狀。

這位官員還指出,賴清德將呼籲台海兩岸追求和平和共同繁榮,但他也會提及北京對台灣施加的軍事和外交壓力。

賴清德還將強調,台海和平是全球穩定發展不可或缺的一個關鍵因素。

北京國台辦一位發言人上星期在被問及賴清德就職典禮時曾表示,「台灣地區的新領導人」必須在和平發展與對抗之間作出明確的選擇。

]]>
0
#秘魯 將 #跨性別者 歸類為精神 #病患 者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718.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718.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11:35:17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p=2038718

政府一項修改健保的新法令將變性及性別認同等歸入問題層面,可列入基本健康保險計畫(PEAS)保障,然而卻遭LGBT【小編推薦:我所知道的地球歷史與奧秘篇(十):同性戀與吸毒】Q+團體撻伐,於今天發起抗議。

秘魯政府公布的政令,將變性、雙重角色變裝癖、童年時期性別認同障礙、其他性別認同障礙、戀物癖、性取向自我失調等增列進心理健康範疇。

秘魯政府5月10日修訂可納保的健康要件清單,相關健保自2021年起提供心理健康治療福利,其中包括為者提供服務。

但在修正內容里,秘魯使用「」(mental disorder)一詞形容性別認同等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在跨性議題揚棄此一術語。

相關團體呼籲在5月17日「國際免於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于首都利馬示威。

但秘魯政府表示不會撤銷修正。衛生部官員阿爾瓦德拉多(Carlos Alvadrado)告訴法新社,撤銷將「剝奪獲得醫療的權利」。

秘魯衛生部先前堅稱,不認為性別多元是一種病,還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尊重性別認同,拒絕污名化性別多元」。

秘魯衛生部稱修正納保要件目的只是為擴大心理健康覆蓋範圍,讓想要或需要的人「充分行使健康和福祉的權利」。

不過全國LGTBIQ+協調組織(Coordinacion Nacional LGTBIQ+)維權人士卡馬丘(Gianna Camacho)告訴法新社:「我們要求廢除這項恐跨性和暴力的法令,這違背我們秘魯的跨性別身分認同。我們沒有,也沒有任何精神障礙。」

(法新社)

來源:https://nypost.com/2024/05/15/world-news/peru-classifies-trans-intersex-people-as-mentally-ill/

]]>
0
#以色列 #軍隊 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756.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756.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10:57:11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756.html 進入哈馬斯在的最後一個據點拉法已經有幾天了,和以往在加沙其他地方的情況不同,在拉法並沒有爆發特別激烈的戰鬥,但這裏依然發生了很多令人震驚的事情,也再次證明了以軍進入拉法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根據CNN的報道:從5月6日以來,在以色列方面的再三宣傳下,已經至少有60萬人撤離拉法。

僅在在過去的48小時內,據信就有15萬人逃離。以色列軍方昨天開始將拉法疏散區進一步西擴,這是對該市發動總攻擊的前兆。 

衛星圖像顯示,現在的拉法的街道上現在幾乎空無一人,許多容納大量難民的帳篷幾乎消失。

拉法是加沙最南部和埃及接壤的一個地區,以色列軍隊在這次行動中,先是出動部隊和坦克佔領了城市最南部和埃及接壤的檢查站。

這樣不僅對整個拉法形成了團團包圍的態勢,也可以控制從埃及入境的人道主義物資不再落入哈馬斯的手裡。

有阿拉伯問題專家稱: 哈馬斯僅在今年通過控制出售和其他國家的免費資助物質就獲得了5億美元收入。

以色列軍隊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已經被哈馬斯控制的聯合國中東救援工程處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將援助物資送給哈馬斯后,哈馬斯出售物質獲得財富來支持哈馬斯恐怖組織的運作和購買武器。

根據以色列公布的視頻顯示:手持武器的哈馬斯分子在聯合國位於加沙的拉法倉庫里進出自如,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

另外,以軍咋拉法的重大發現就是找到了沙尼·盧克等至少三具人質的屍體。

以色列軍隊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其中人質阿米特·布斯基拉的家人已經證實了她的死訊。阿米特當時28歲。她被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從新星音樂節綁走。

隨著這些屍體被發現,現在仍然被哈馬斯綁架的133名人質中究竟還有多少活著已經非常讓人疑惑了。

「新加坡聯合早報」5月17日稱:以色列軍方證實:2名被哈馬斯綁架在加沙地帶的人質已經死亡。

這兩名泰國人原本在靠近以色列南部的種植園工作,但他們的遺體目前還被哈馬斯扣留。

以色列軍隊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因此,還在哈馬斯手中的人質或許大多已經死亡,所以他們根本找不到足夠的人質進行交換。

根據被釋放的人質證實:在10月7號的恐怖襲擊之後,哈馬斯把一部分人質隨機安排到一些「巴勒斯坦平民」的家中,但這些「平民」對這人質可能更加殘忍。

在去年的第一次停火人質交換時,哈馬斯甚至不得不出面保護人質,這樣才能避免在交換的過程中,人質不被沿途的襲擊。

以色列軍隊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除了人質屍體之外,以色列還在拉法發現了約700個地道口,其中有50條地道可以直通埃及境內。其實,早在這場戰爭之前,人們就知道加沙的很多地道直通埃及,哈馬斯分子甚至可以在地道里叫到埃及境內的麥當來的外賣。

不過,加沙戰爭開始后,埃及宣稱所有通往埃及的地道口都已經被封死了,但現在看顯然並非如此。

這些地道應該就是埃及和哈馬斯進行軍火交易的通道,這也證實了,為什麼經過半年多的圍剿,在加沙的哈馬斯手裡為何仍有大量的武器彈藥。

以色列軍隊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哈馬斯現在依然有反坦克導彈、火箭彈、狙擊步槍、火藥和引信燈,這些東西都是他們不能自己製造的。

而加沙的海上已經被以色列封鎖。因此,絕大部分武器都是伊朗、、卡達和埃及等國通過加沙到埃及西奈半島的地道運到加沙的。

哈馬斯就是通過販賣援助物資獲得美元,然後再通過這些地道在埃及購買武器,持續製造恐怖襲擊。

這也許就是埃及等國家極力反對以色列在拉法開戰軍事行動行動的原因。

以色列軍隊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前幾天,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曾經說走嘴了,聲稱1000多名哈馬斯成員正在該國治療並拒絕稱這些是恐怖分子而是抵抗者。

不過土耳其官員隨後聲稱總統是口誤,那是1000多名巴勒斯坦人而不是1000多哈馬斯。

如果埃爾多安說的是真的,那麼這1000多名哈馬斯可能就是通過地道跑去埃及再轉道去的土耳其。

那麼接下來以色列會如何行動呢?

以色列軍隊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5月16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在視察拉法的國防軍第162師時表示:「更多的部隊將加入拉法的地面行動,以軍在拉法的行動規模還會擴大,該地區的一些哈馬斯隧道已經被摧毀,哈馬斯的水龍頭正在被關閉…

哈馬斯已經沒有後備部隊、沒有補給庫存、也沒有能力搶救傷員,我們一定會消滅他們」。

隨著以軍不斷摧毀哈馬斯在加沙隧道,哈馬斯通過隧道從埃及逃跑的可能性正在降低。

現在的懸念是哈馬斯在加沙的最高領導人辛瓦爾是不是還在拉法。

以色列軍隊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在進攻拉法的同時,以色列在加沙北部的希法醫院又殺了回馬槍,以軍第98師已深入加沙北部的賈巴利亞。

5月17日晚,以色列第7裝甲旅在賈巴利亞打死數百名向以軍發射火箭彈的哈馬斯分子。

看到這可能有人要說,以色列剛從加沙北部撤出,這哈馬斯咋就又來了呢?這也正說明了加沙戰爭的複雜性。

也正是因為加沙的複雜性,最近有消息說:以色列的戰時聯合政府在戰後如何處理加沙上出現了矛盾。

以色列軍隊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堅決反對以色列軍方參与加沙戰後管理,而以色列內閣財長斯莫特里齊則堅決反對法塔赫參与加沙戰後管理。

而白宮則表示支持加蘭特,認為以色列政府沒有效的加沙戰後管理措施,以至於被以軍攻佔下的地區遭到哈馬斯的再次滲透重組。

不過,以色列內閣在必須消滅哈馬斯這件事上還是有共識的。

在聯合國大會要求給予巴勒斯坦國更多權利的決議公布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15號表示:「這是對10月7日大屠殺的獎勵,是不應該的,因為約旦河西岸和加沙80%的巴勒斯坦人都支持這場屠殺。」

以色列軍隊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5月17日,以色列在黎巴嫩和敘利亞邊境的地區對哈馬斯卡桑旅的指揮官沙哈比勒·賽義德的座車發動了導彈襲擊,導致其當場身亡。

事實上,以色列目前在加沙的行動中最大的阻力是來自,由於美國今年是選舉年,為了爭取穆斯林選民的支持,拜登政府雖然表示支持以色列,但一直在具體行動上施加壓力。

以色列軍隊進入拉法之後,發生了什麼?對此,《華盛頓郵報》稱:去年10月7日的恐怖襲擊中,有40多名美國人被殺害,現在仍有5名美國人質生死不明。

而美方卻想通過扮演調解人來讓人質回家。這種做法從根本上誤判了衝突各方,無法讓人質獲釋。

他們認為:美國應該馬上放棄這種做法並轉而用武力消滅哈馬斯甚至伊朗。

來源:老魚隨便說

]]>
0
俄烏戰況5月18: #烏軍 第一次無人抱怨缺炮彈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728.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728.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09:22:01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728.html 一、總體戰況

1、總體戰況

戰爭第815天,烏總參今晨報告,在過去的一天里,一共發生了101次戰鬥。

哈爾科夫北部的戰鬥仍在持續。但是俄軍在過去的一天中幾乎沒有獲得進展。目前看來他們的攻勢已經陷入停滯。我一早就說,他們不可能打下哈爾科夫,現在陷入停滯說明他們果然沒有這樣的能力。

普京外訪期間表示,俄軍並不打算佔領哈爾科夫,在哈爾科夫地區的攻勢是想要在兩國邊界上建立一個「緩衝區」。

他為俄軍的胡作非為辯護,稱烏克蘭襲擊境內的軍事設施,因此他們「被迫」建立一個「安全區」、「衛生區」。

此人的說法純屬自我安慰而已。另外,作為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需要「緩衝區」的說法令人笑掉大牙。波羅的海三國與俄羅斯接壤,國土面積和人口都比俄小得多,但他們並沒有要求任何「緩衝區」。對於「緩衝區」的執念令人恐懼,他們總是要求「緩衝區」,然後吞併「緩衝區」,然後開始要求新的「緩衝區」,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實際上,烏軍並沒有多餘的炮彈和導彈用來襲擊別爾哥羅德。與俄羅斯每天對烏克蘭平民展開空襲和炮轟不同,烏克蘭軍人從來不以俄羅斯平民為目標。即便烏克蘭人使用對俄羅斯的目標發動襲擊,也未造成值得一提的平民傷害。

所以,俄軍之所以要進攻哈爾科夫地區,純粹是為了牽制烏軍的兵力。他們希望烏軍從其它重要地區分兵,並增大烏軍在人員、武器和彈藥3個方面的消耗。

直到現在俄羅斯人依然認為,在消耗方面他們是有優勢的。他們的想法是否成立,我等下與大家接著探討。

2、俄軍損失

到昨天為止,俄軍已累計傷亡491080人,昨日新增損失1210人:烏軍還摧毀了俄軍坦克總計7560輛,新增13輛;裝甲車14595輛,新增43輛;火炮12639門,新增36門。

3、空襲方面的消息

烏克蘭防空系統在夜間到凌晨擊落了全部的13架沙希德無人機:今天又是100%的攔截率,可以說,面對漫天亂飛的沙希德無人機,烏克蘭人已經掌握了克制它們的辦法。

4、關於5月17日烏克蘭無人機空襲俄羅斯煉油廠和新羅西斯克市的追加信息

昨天的內容說了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圖阿普謝的煉油廠遭遇無人機襲擊的消息。現在進一步的消息已經傳來。這次烏克蘭人確實採用了Lyuty型無人機,航程1000公里,可以攻擊俄羅斯西部廣泛分佈的高價值目標。

昨天的襲擊可以說是規模空前,烏克蘭方面一共發射了100多架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南部地區和克里米亞半島上的目標。

關於圖阿普謝的煉油廠,這是一家每年可以加工900萬噸原油的工廠,在俄羅斯聯邦的產能中排名第12位。今年1月25日,它第一次遭遇襲擊,初級煉油設備受損,後來一直處於維修狀態,直到5月7日才剛剛恢復工作。但現在又被打壞。

有意思的是,在當地人拍攝的許多段視頻中,只聽到了對空機槍射擊的聲音,俄羅斯人沒有發射防空導彈。

這說明,從上次襲擊到現在,俄羅斯人一直沒有辦法給這座煉油廠增派導彈防空系統,只是部署了一些高射機槍就草草了事了。那麼攔截率自然也不可能太高。

新羅西斯克的情況也類似。那裡的幾個目標被無人機擊中,包括一座變電站、一些燃料和潤滑油儲存罐:空襲視頻中同樣沒有體現出有任何的防空系統正在運行。在視頻中只能聽到機槍和其他小口徑武器發射的聲音,沒有防空導彈。

昨天的空襲還摧毀了塞瓦斯托波爾的變電站,導致塞瓦斯托波爾的部分地區陷入停電。

這些都說明,俄羅斯要保護它遼闊國土上眾多的高價值目標有多麼的吃力。

而烏克蘭所用的無人機結構簡單,造價也很低廉。哪怕多生產一些也不會花費太多資源。可以說,烏克蘭人找到了一種非常具備性價比的方式,來沉重地打擊俄羅斯的經濟和士氣。

二、烏軍開始不缺炮彈了

今天有個好消息就是:烏軍不再缺乏炮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在戰爭中,第一次沒有一個旅抱怨缺乏炮彈。而在過去的兩個月里,這種情況一直在發生」。

澤連斯基的這句話透露了一個重要的情況,即:此前缺乏炮彈確實困擾著烏克蘭的每一支軍隊,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因為沒有足夠的炮彈,烏軍的戰術行動受到很大的限制。

但現在,這一狀況已被部分扭轉,至少在一段時間內,烏軍有了充足的炮彈。

澤連斯基的話還透露出,捷克幫忙購買的炮彈仍未運到。他說,目前不缺乏炮彈的情況發生在捷克倡議之前,他還說,捷克的倡議將隨之而來。我們正在與所有合作夥伴談判資金。根據捷克方面的信息披露,他們代為購買的炮彈將於下個月才能運到。

目前,烏克蘭炮彈荒的暫時緩解,大概率是軍援的結果。白宮顧問約翰·科比周五在華盛頓表示,面對俄羅斯的大規模進攻行動,美國正在日以繼夜地不斷努力,以確保直接向烏克蘭武裝部隊提供軍事援助。

炮彈是決定俄烏之戰走向的決定性因素。昨天跟人在群里討論,我說雖然俄羅斯一年能新造300輛坦克,翻新1200輛,看似1500輛坦克比烏軍每年得到的多很多,但俄軍主要使用坦克進行突擊,沒有坦克就失去了進攻能力,而烏軍防守主要依靠地雷、單兵反坦克導彈、無人機,沒有坦克一樣能打。所以俄烏兩軍擁有的坦克數量多少,並不決定戰爭的走向。

然而,俄烏兩軍能夠發射的炮彈多少,直接決定了雙方的人員損失。如果烏軍有足夠的炮彈,俄軍的進攻將被瓦解,烏軍就能守住現有的戰地;如果俄軍有足夠的炮彈,就能充分殺傷烏軍,導致烏克蘭因不能提供足夠的兵員而輸掉這場戰爭。所以,炮彈才是決定俄烏之戰走向的決定性因素。

雙方陣營能提供給前線軍隊的炮彈,我估計歐美今年為150萬發,俄軍樂觀估計可能達到300萬發。烏軍只有俄軍的一半。這就決定了,今年俄軍還能獲得微小的進展。

但到明年,我估計歐美炮彈會增加到300萬發,俄軍增加到400萬發,雖然俄軍仍佔優,但相對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由於西方火炮的綜合效能比俄軍要高,所以我認為,300萬發炮彈足以讓烏軍相對俄軍的400萬發獲得一定優勢。也就是說,我認為明年烏軍就會在反攻中獲得持續的進展。

雖然我很難估計戰爭何時結束,但每個人都能看出兩方陣營的實力和潛力。我堅定地相信,如果這是一場消耗戰,那麼俄羅斯不會佔到絲毫便宜。俄羅斯本身以及背後的幾個小夥伴國家,在實力方面完全無法與文明陣營相匹敵!

三、「飛機荒」凸顯俄經濟加速委內瑞拉化

俄羅斯民航業的窘境,凸顯俄羅斯經濟將進一步委內瑞拉化:今天有一則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負責人切梅佐夫在接受俄羅斯「RBK」電台採訪時坦率承認,到2030年時,俄羅斯將沒有民航業!為什麼?

切梅佐夫指出:外國航空公司和外國飛機將陸續從俄羅斯退出,留下的飛機無法得到修理和維護,因此俄羅斯民航業將不復存在。

切梅佐夫的話點出了一個可怕的事實:2022年2月後,波音和空客,這兩家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公司都離開了俄羅斯市場。因為制裁,俄羅斯航空公司的客機也被禁止飛往美國和。所有這一切都導致大約550架正在俄羅斯航空公司服役的西方製造的民用客機沒有備件供應。

儘管在形式上,這些客機只佔所有俄羅斯客機的65%,但實際上這些飛機執行了所有航班中的95%。俄羅斯自己生產的客機,以及從其他國家購買的客機,只佔了總執飛量的5%。

到2023年3月,戰爭進行一年時,這550架西方客機當中,只剩470架仍處於適航狀態。雖然沒有更新的統計數據,但想想就知道,仍能執飛的西方客機必定越來越少。

雖然俄羅斯政府在戰爭爆發之初就扣留了所有外國航空公司在俄羅斯的飛機,甚至包括中國航司出租給俄羅斯的飛機,但這些「零部件供應體」也總有被拆成空殼的一天,不可能永遠輸血。

隨著里程和時間的增長,俄羅斯民航業最終還是會面臨停飛窘境。而波音和空客一個來自美國,一個來自歐洲,絕不可能在俄羅斯還沒有在戰敗協議書上簽字之前重新賣給俄羅斯人飛機。

當然,俄羅斯航空工業也曾煊赫一時,他們曾經也能自己製造民航客機。但他們的飛機以毛病多和經濟性不高而著稱,早已隨著市場的開放,被波音和空客打敗。

一些民粹要說了:現在是俄羅斯航空工業抓住這個機會重新振作的時候了。但他們真能振作嗎?

純屬想多了。根據市場調查信息,俄羅斯聯邦在未來六年內需要超過五千架客機來替代波音和空客的產品,可俄羅斯目前每年只能生產1-2架客機。

切梅佐夫指出,原本俄羅斯可以依靠國產的MS-21、超級噴氣機、圖-214、伊爾-114、伊爾-96等型號的客機。

但真相令俄羅斯人感到悲傷。2023年,喀山飛機製造廠連一架圖-214都未能交付。即便按照俄羅斯人制定的計劃,到2030年,喀山也只能每年生產70架這種客機。

伊爾-96是另一個希望。這型號的客機於1988年就首飛了,但是產量每年一架都不到,迄今為止,在項目全壽命周期內僅僅組裝成功了33架。

至於「超級噴氣機」,自2019年以來,花費了超過20億美元之後,他們依然沒有解決進口零件的供應問題,今後也沒有什麼希望獲得解決。說實話,20億美元解決這麼大的問題,真心是杯水車薪。MS-21和「超級噴氣機」的問題一樣,都在於無法獲得穩定的西方零件供應,發動機也得不到保障。

伊爾-114自1990年進行首飛后,至今只生產了20架。後來,俄羅斯人準備給它更換髮動機並重新命名為「伊爾-114-300」型,但是測試工作不順利,至今投產仍遙遙無期。5年之後,也就是2030年,我不太相信這種飛機能投入規模化量產。

俄羅斯工業廢弛已久,引發一系列的問題。他們固然可以短期內擴大炮彈和坦克的生產量,因為這些產品的技術含量不高,也僅僅需要初級勞動技能的產業工人。可是飛機這樣技術含量高、產品價值大、生產和組裝無法形成流水線化的產品,是目前俄羅斯的短板。

此前我介紹過俄羅斯空天軍接收新戰機的情況。在過去的10年中,空天軍每年大約接收20到30架的最新型號Su-34戰術轟炸機或Su-35。在俄羅斯軍事航空工業最鼎盛的年頭,他們也不過生產並交付30架新戰機而已。如今戰爭已進行兩年,Su-34和Su-35在戰爭中損失量也不少,曾有在20天中損失14架的紀錄,但俄羅斯飛機製造廠依然只能按照每年20架的速度生產Su-34或Su-35,無法補充俄空天軍的損失,俄羅斯航空工業的衰敗可見一斑。

那麼接下來,俄羅斯航空業將如何呢?由於俄羅斯有著世界上最廣闊的疆域,許多人跡罕至的地區不僅遙遠、寒冷,當地的鐵路和公路通行條件也很差,沒有航班是不可想象的。但俄羅斯又生產不出來這麼多客機,剩下的唯一辦法就是從目前仍與俄羅斯保持正常關係的國家購買。

歐洲已經適應了沒有俄羅斯能源供應的局面。俄羅斯工業產品本來就很少有出口競爭力,俄羅斯也沒有像樣的IT硬體和互聯網產業。今後俄羅斯的經濟簡單就是一句話,出口能源、礦產和糧食掙錢,換回工作母機、輕工業產品和晶元、民航客機等高價值商品。

簡單來說,俄羅斯經濟將進一步委內瑞拉化,從一個戰前勉強還算是融入歐洲和全球經濟體系,有一定工業基礎的國家,淪為一個純靠出口能源、礦產和糧食等初級產品,然後大量進口他國高科技高附加值精加工產品的國度。

不要認為這是我信口開河。汽車和中國製造的手機現在擁有俄羅斯市場80%的佔有率,中國汽車已成為俄羅斯人眼中「豪華、時尚」的標誌。有朝一日,中國生產的客機也將在俄羅斯隨處可見。俄羅斯領導人和龐大的政府代表團剛剛訪問過東大,發表了洋洋洒洒的聯合公報,談的全是經濟。中國將在和俄羅斯的相處過程中坐收烏克蘭戰爭之利。

回到我曾經無數次強調的一個觀點:世界上除了俄羅斯以外的所有國家,都樂於見到一個更加衰敗的俄羅斯。每個國家都可以從俄羅斯的衰敗中獲益,唯獨俄羅斯自己除外。

這樣一個俄羅斯,怎麼可能贏得烏克蘭戰爭呢?

來源:就這一天天的

]]>
0
為避免地區衝突升級 #美國 與 #伊朗 、 #沙特 舉行會談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723.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723.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08:54:09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723.html 來源: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美國之音
為實現加沙地帶的長久和平及安全,美國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本星期在沙特進行了會談。
為實現地帶的長久和平及安全,美國白宮國安顧問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本星期在沙特進行了會談。

為實現加沙地帶的長久和平及安全,美國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與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本星期在沙特進行了會談;與此同時,為避免地區衝突升級,拜登政府的兩名高級官員本星期與伊朗官員也在阿曼進行了間接會談。

據美國的綜合性新聞網站阿克西奧斯(Axios)星期五(5月17日)報道,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的中東事務協調員布雷特·麥格克(Brett McGurk)和美國駐伊朗代理特使艾布拉姆·佩利(Abram Paley)參加了阿曼的會談,報道稱,這是自1月份以來美國和伊朗之間進行的首輪談判。

對此,伊朗官媒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IRNA)援引伊朗代表團的消息證實了會談,並表示這是「持續進行的過程」。據該代表團星期六在官媒所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這些談判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

報道稱這些會談4月13日之後進行。當日伊朗以和無人機首次直接襲擊,伊朗政府表示,那次空襲是報復早些時候伊朗駐大馬士革使館大院遭到的襲擊。伊朗指責那次襲擊是以色列所為。

此外,據沙特國家通訊社星期日(5月19日)報道,美國白宮國安顧問沙利文與沙特實際上的領導人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在沙特達蘭進行的會面中,討論了和利雅得之間一份幾近「敲定」的協議草案,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次會議審查了「兩國戰略協議草案的半定稿,而該草案即將敲定」。

路透社先前報道指出,華盛頓和利雅得即將就美國安全保證和民用核能援助達成協議,儘管被設想為中東「大交易」(grand bargain),一部分的以色列和沙特正常化協議仍難以實現。

會談中兩人還討論了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找到「實現兩國解決方案的可靠途徑」的必要性,停止針對加沙哈馬斯的戰爭,並促進人道主義援助的進入。

根據加沙的醫務人員和居民表示,以色列軍隊和星期六開進了加沙地帶北部一個擁擠的區域,造成數十名巴勒斯坦人傷亡,這個區域是以哈長達7個多月的衝突中一直被避開的地區。

以色列軍隊還佔領了加沙南部拉法的一些地區,當地收留著大量因戰爭流離失所的人。以色列本月宣稱接下來將擴大進攻拉法,旨在摧毀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的殘餘勢力,此舉引起了開羅和華盛頓的警惕。

(此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
0
#賴清德 就任 #台灣總統 后,在歐 #台灣人 的身份困境會得到解決嗎?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93.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93.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05:56:52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93.html 來源: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鄭土倫
資料照片:一名示威者在身份公投前的集會上舉著支持台灣的標語牌(台北,2018年10月20日)
資料照片:一名示威者在身份公投前的集會上舉著支持台灣的標語牌(台北,2018年10月20日)

— 

台灣賴清德即將於5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職。賴清德長期以來一直強調,台灣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然而,隨著中國影響力的日益增加,包括瑞典和丹麥等多個卻規定台灣人不能再將「台灣」列為其在地居留卡上的來源地,而必須標註為「一省」或直接標記為「中國」。這引起在歐台灣人的不滿,但在中國的潛在威脅下,各國糾正這一錯誤的希望似乎渺茫。

誰在跟隨中國的世界觀?

據調查,近年來有瑞典、丹麥、、冰島、羅馬尼亞、匈牙利、愛爾蘭、盧森堡、奧地利等多個國家在移民局或稅務局的登記頁取消了「台灣」的單獨選項。在來自中國的強大壓力下,台灣政府和僑民聲音顯得弱小,此事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政界關注。

然而在上個月,瑞典議員馬蒂亞斯·泰格內爾(Mathias Tegnér)就台灣人在瑞典稅務局的遭遇質詢財政大臣伊麗莎白·斯萬特松(Elisabeth Svantesson)。泰格內爾認為,目前的名稱及其更改是遵循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向其他國家施加壓力的模式,意味外部世界正逐步適應中國的世界觀。他引述瑞典前外交大臣安·克里斯汀·林德(Ann Christin Linde)的意見,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之間的分歧必須「以符合台灣人民意願的方式和平解決」。

在此後的議會辯論中,瑞典財政部指稱更改名稱的指導來自外交部。而外交大臣托比亞斯·比爾斯特倫 (Tobias Billström)則辯稱,在實際操作中如何通過獨立的機構來實施,這不是外交部的事。

台灣人身份標註問題引發爭議

對此,瑞典國會議員尼瑪·古拉姆·阿里·普爾(Nima Gholam Ali Pour)向美國之音分析:自由世界花費大量資源和努力阻止台灣成為中國的一個省;然而瑞典政府卻選擇將台灣稱為中國的一個省,這非常奇怪,對台灣來說是一種極大的羞辱也損害了台灣的主權。

普爾對辯論中瑞典外交大臣明確表示他沒有像稅務局那樣對台灣使用此類術語感到滿意,並希望這將成為稅務局開始糾正錯誤的一個信號。他強調,瑞典稅務局絕不能支持的說法,那不是他們的使命。如果有人將瑞典稱為的一個省,那同樣是一種羞辱。對於沒有人願意為稅務局將台灣列為中國的一個省的決定承擔責任的原因,普爾向美國之音承諾:「我會找出答案。」

瑞典稅務局網頁上的公民身份選擇框標註台灣為中國的一個省。(鄭土倫拍攝)
瑞典稅務局網頁上的公民身份選擇框標註台灣為中國的一個省。(鄭土倫拍攝)

同樣,今年年初以來,在丹麥的台灣人不能再將「台灣」列為其居留卡上的來源地,而必須選擇「中國」。這引起丹麥議員卡斯滕·亨格(Karsten Hønge)的質問:「部長能否解釋一下是什麼導致了做法的變化?」

遭遇「被中國人」的臉書網友Tommy Serle也反映SIRI(丹麥難民、移民及融合事務部)的辦事員推說「就是因為中國的施壓,他們也不敢做決定」。

SIRI本次接受了美國之音的採訪,其新聞官馬蒂亞斯·溫加德(Mathias Wiingaard)向美國之音介紹,SIRI曾發生登記不一致的情況,但應遵循丹麥內政和衛生部制定的現行指南。文件顯示,該指南明確台灣應被登記為中國。同時,新聞官溫加德向美國之音透露,SIRI目前正在與其他相關部委和機構就此問題進行合作談判。

但其實,台灣問題是中國的紅線,隨著中國在歐洲的影響與威懾增加,歐洲各國重申支持「一個中國的立場」。比如,德國聯邦衛生部長兼議會國務秘書埃德加·弗蘭克 (Edgar Franke)回應對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的態度時所言,「超出這種純技術合作的解決方案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批准」。反映在移民居留卡的國籍標註上,在歐台灣人很難如願自稱。

然而瑞典智庫專家卻認為稅務局的命名並不奇怪。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NKK)分析師亞歷克西斯·馮·西多夫(Alexis von Sydow)告訴美國之音,因為瑞典並沒有正式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所以人們很容易認為這一變化只是遵循了瑞典明確的「一個中國」政策。

台灣抗議各國誤讀「一中政策」踐踏台灣主權

台灣駐瑞典代表處顯然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主張的「一個中國原則」與美國、歐盟等120餘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同。後者的「一個中國政策」並未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或「台灣應與中國統一」。今年2月28日歐洲議會通過了一項決議,首次強調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只有台灣民選政府可以代表台灣人民。台灣駐瑞典代表處對美國之音強調:「我國的主權地位絲毫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任何所謂與他國的聯合聲明或公報的改變。」

資料圖片:中國和台灣的旗幟與飛行的軍機並排擺放。

資料圖片:中國和台灣的旗幟與飛行的軍機並排擺放。

「一中政策」始自1972年中美和中日的建交過程,其在不同的建交公報中的表述和各國的解讀皆不相同,現今主要的「一中政策」模式有英、美、加、日、荷、法、德等多種解釋模式。如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瑪雅·柯契姜琪克(Maja Kocijancic) 2018年接受台灣中央社採訪時所言,歐盟的「一中政策」與中國的「一中原則」不同。

對此,「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發起人Joseph(依受訪者要求使用其英文名接受採訪)對美國之音說,部分歐洲國家對於2758號決議及歐盟「一中政策」的錯誤認識,導致他們在涉台事務上採取較為保守的立場。

「瑞典外交部等政府機構一直以來稱我為『台灣』,僅有瑞典國稅局自2018年起不當地將台灣划為中國之一省」,台灣駐瑞典代表處對美國之音表示,「本處自2018年起即積極洽促瑞典國稅局更正,未來將持續洽請瑞典相關單位正視我國為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要求更正。」

誤稱國籍侵犯人權了嗎?

2017年3月,一群台灣留學生因不滿挪威移民局將他們的國籍標註為中國而向挪威移民局請願,之後一路上訴至挪威最高法院和歐洲人權法院。這場歷時五年的訴訟名為「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其發起人、台灣律師Joseph對美國之音講述,大部分歐洲政治人物對台灣歷史與現狀缺乏深入了解,未能體認台灣作為一個獨立實體及其人民享有自決權的事實。

「明明這個護照就是台灣或者是中華民國政府發的,但是他們卻認定持有這本護照的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這是非常矛盾的一件事情。」Joseph質疑。

在挪威台灣留學生的正名運動臉書賬號畫面 (臉書圖片)

在挪威台灣留學生的正名運動臉書賬號畫面 (臉書圖片)

強行將國民身份強加於人構成了對其個人身份權的干涉,因此也構成了對其私人生活權的干涉。「正名運動」申訴道,「挪威有積極義務允許我們認同我們被賦予、接受、旅行和進入挪威並被允許在挪威使用的國籍。我們的台灣血統和民族性是我們的身份和個人自主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我們與外部世界建立和發展關係的權利本身就受到台灣出身和國籍的重大影響。」

對此,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法律與犯罪學系教授吉爾·馬歇爾(Jill Marshall)引用《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解釋稱,「國籍是個人身份的一個要素」。

她在新書《個人身份與歐洲人權法院》(Personal Identity and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中引述了Joseph發起的運動,認為挪威當局通過指定台灣居民的公民身份為中國人,侮辱了他們的基本身份認同。

「雖然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許多共同的文化和語言特徵,但它們已經演變成完全不同的社會,部分原因是中國的極權獨裁統治與民主政治之間的對比以及台灣的自由主義價值觀。通過指定台灣居民的公民身份為中國人,挪威當局侮辱了他們的基本身份認同。」她在這本書中寫道。

儘管馬歇爾也認為「正名運動」提供的論點很有說服力,而且個人身份權在法院也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但該申請仍於2021年7月被歐洲人權法院宣布不予受理。

做中國人,不願意也不切實際

據台灣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發布的一項調查,2023年有一半(49.4%)的台灣人偏向獨立或儘快獨立。然而這種意願在歐洲政客的認知里屬於冷知識。

台灣民眾在台北迪化街為農曆春節採購。(2024年2月8日)

台灣民眾在台北迪化街為農曆春節採購。(2024年2月8日)

「正名運動」參与者Jasper(依受訪者要求使用其英文名接受採訪)一直忘不了挪威移民警察局對他說的一句話,「You have to be a Chinese in Norway(在挪威你得是個中國人)」。

「在那個僵局中,我沒有太多選擇,沒有居留證就無法辦銀行賬戶,在物價高昂的挪威,大概很快就會流落街頭。我非常勉為其難的簽了文件……在許多場合,我盡量避免拿出這張卡,每次一看到那個國家,我就會想起我連保有最後一絲自尊的餘地都被剝奪了,在這個我原先以為民主自由的挪威。」他在運動的籌款頁面回憶道。

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分析師西多夫對美國之音表示,瑞典對台灣問題的普遍認知度很低,官員們很難理解像這樣看似微小的變化的政治意義。

一些台灣人為了把自己與中國公民區分開來,而在自己的台灣護照上貼上印有「台灣國(Republic of Taiwan)的貼紙,將「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遮擋住。但最新版的台灣護照已經將英文Republic of China去掉。(受訪者「小K」提供)
一些台灣人為了把自己與中國公民區分開來,而在自己的台灣護照上貼上印有「台灣國(Republic of Taiwan)的貼紙,將「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遮擋住。但最新版的台灣護照已經將英文Republic of China去掉。(受訪者「小K」提供)

現居奧地利的台灣人小K(應受訪者要求使用化名接受採訪)也對美國之音講述了她的遭遇。2011年她以台灣護照免簽進入奧地利之後,意外地被疑為偷渡客而遭政府辦事人員質問「你是中國人,你到底是如何進入奧地利的?」

「然後我終於懂了她為什麼沒有國際觀,」小K說,「就是因為我的台灣護照封面上就是寫著大大的燙金字體『REPUBLIC OF CHINA』。如果我的護照上面沒有被中華民國政府印上China,怎麼可能還會讓我淪落到這樣被羞辱呢?」現在小K已經用「台灣國貼紙」緊緊蓋住了護照上的「REPUBLIC OF CHINA」字樣。

台灣中央社駐瑞典特約記者辜泳秝在去瑞典警察局辦理護照時發現系統顯示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因此她只填寫了城市,「不一定要用台灣(系統上好像會是中國一省),所以就用了城市名稱。」她對美國之音介紹了這種規避「China」的辦法。

對於這種完全不接受China的說法,Joseph分析,這有可能是因為不認同,也有可能是基於便利的因素。基本上台灣人在台灣會講中華民國,但是基本上外國人一定會把ROC(中華民國)和PRC(中華人民共和國)搞混,「所以我們在外面一定都是講自己是台灣人,出現China就會對於我們在外旅遊和生活都造成很多不便。」Joseph解釋道。

對此,英國愛丁堡大學法學院陳靖涵(Chen Jing-han)在其論文《公民身份之爭與無國籍問題:海外台胞與台灣流亡藏人案例分析》中認為,對於國際社會來說,用對待中國人的相同規定來對待台灣人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台灣和中國在國際關係和簽證等領事事務上存在區別。台灣人在海外的公民身份存在著明顯的政治和法律缺陷。陳靖涵提出,在具體身份上,台灣人傾向於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而用文化含義的「華人」替代。

有立陶宛被制裁的先例,各國不敢糾錯?

有專家指出要求台灣人自認為中國籍「也許不是一個高級政治問題」,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科學與政治基金會亞洲研究部高級研究員漢斯·岡特·希爾珀特(Hanns Günther Hilpert)對美國之音提到一種可能性:因為丹麥和瑞典並不是容易受到中國脅迫的國家,所以(更可能的是)政府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

在代碼論壇bugs.launchpad和綜合論壇meta.stackexchange上,「中國不是台灣的一個省」的話題皆有熱烈討論。多位網友指出這是一個來自《聯合國術語公報—國家名稱》中ISO 3166-1「國家代碼」下拉菜單的bug。來自法國的網友Denys Séguret對此這樣評論:「生活就是政治和問題,我們不能總是依賴一個簡單的規則,但受過教育的人可以解決這個命名問題。」

但不是所有受過教育的人都有立場和意願解決問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教授利賈娜·比烏科維奇(Ljiljana Biuković)撰文指出,中國越來越多地使用經濟脅迫措施,促使其貿易夥伴重新審視與該國的密切貿易關係以及抵禦這種壓力的能力。如立陶宛允許台灣在維爾紐斯設立代表處后,中國立即對立陶宛商品實施進口禁令並撤回大使。

台灣駐維爾紐斯的台灣代表處里擺放的台灣與立陶宛旗幟。(2022年1月20日)

台灣駐維爾紐斯的台灣代表處里擺放的台灣與立陶宛旗幟。(2022年1月20日)

「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發起人Joseph也認為,中國政府透過外交和經濟手段對這些國家施壓,並透過累積成功案例各個擊破。

但瑞典國家中國問題研究中心的西多夫強烈否認瑞典稅務局將台灣改為「中國一省」的做法反映了瑞典政府更加「親華」的立場。他認為,近年來瑞中關係出現諸多衝突話題,很難想象瑞典竟然要這樣「獎勵」中國。

然而,這些歐洲國家已經開了先例,一旦再作出調整,料將遭到北京的報復。正如瑞典媒體《中國新聞》(kinamedia)編輯悠野(Jojje Olsson)所言,如果你重新調整已經實施的改變,你就有可能受到中國的懲罰。

]]>
0
裝備越來越吃電!美戰術車擔任「行動 #發電機 」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69.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69.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04:50:06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69.html (Polaris Inc.)公司表示,具備外部供電能力的MRZR Alpha輕型戰術車輛即將量產,總共有兩種發電功率版本,分別是1千瓦,和另一款重型負載版本5千瓦,後者正在與美國和特種作戰(SOCOM)進行測試。

2020年1月14日,第31陸戰隊遠征隊(MEU)在日本沖繩使用輕型戰術全地形車(MZRZ)進行通訊測試。(DVIDS)

美國北極星(Polaris Inc.)公司表示,具備外部供電能力的MRZR Alpha輕型戰術車輛即將量產,總共有兩種發電功率版本,分別是1千瓦,和另一款重型負載版本5千瓦,後者正在與和特種作戰司令部(SOCOM)進行測試。

根據美國《防務新聞》(Defense News)18日報導,該北極星代表拉法塔(John LaFata)表示,開發MRZR輕型戰術車輛的發電能力,是為了能夠為雷達、網路、武器等系統供電,這是海軍陸戰隊過去1年的首要重點。

1千瓦功率的版本,能夠通過安裝套件添加到現有車輛上。而5千瓦功率的車輛,尚須等待生產線上的新車輛出來。這兩種版本都使用一個直流變壓器(DC-To-DC Converter)該變壓器連接到現有的MRZR交流,就可以輸出24伏特的電力。根據該公司的說法,該系統與引擎進行通信,以確定所需的電力,並且只有在外接的武器或感測器需要更多電力時,才會讓引擎提高轉速。

拉法塔表示,這些輸出電力系統可以讓海軍陸戰隊使用技術設備時,不必攜帶額外單獨的發電機,車子一就位,他們就可以直接插上電源來供應「行動網路」(Networking On- the-Move)衛星通信系統、「通用航空指揮與控制系統」(Common Aviation Command and Control System),該系統整合了空中和地面的雷達和感測器數據,以及輕型版的「海陸航空防禦整合系統」(Marine Air Defense Integrated System)。

另外,北極星今年還將交付了幾輛5千瓦功率的原型車,這些原型車現在正在內華達汽車測試中心進行測試。拉法塔表示,這兩個版本預計將在今年第3或第4季度開始生產。

同時,波拉利斯正在與海軍陸戰隊和特種作戰司令部合作,將這一努力作為工程變更提案,納入現有的超輕戰術車輛和輕型戰術全地形車合約中。

來源:中時新聞

]]>
0
百年 #中國舞 龍遭潑不明液體破壞 2人 #被通緝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68.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68.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04:49:52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68.html 5月17日,南都記者了解到,金龍中多件珍貴文物近日遭到破壞,其中包括具有120餘年歷史的鎮館之寶——中國舞龍。澳大利亞警方正在通緝一男一女,此次破壞行為或將造成高達10萬澳元的損失。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5月5日13時30分左右,一男一女進入博物館。監控錄像顯示,身穿白色毛衣、戴著灰色帽子的女子往佛壇潑灑不明液體,一名男子站在她旁邊。而後,他們驅車前往附近的佛教紀念碑大佛塔又毀壞了大約12座雕像后,開著一輛銀色離開現場。目前,警方公布了兩位嫌疑人的照片並對其進行通緝。調查人員表示,當時有2名兒童與兩人同行,但並未參与破壞文物。

博物館首席執行官雨果·萊斯森表示,他們發現有油性液體從龍的鼻子里流下,雕像、石製品、寺廟文物、等均被破壞。至少在35幅繪畫和數尊神像上發現污漬。目前,油狀液體已被送去進行分析。據悉,此次破壞行為或將造成高達10萬澳元的損失。

雨果·萊斯森表示,這一行為並非是隨意破壞,而是出於某種未知原因對各種遺產、文化和宗教場所進行有計劃和持續的惡意襲擊。博物館所在的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州長傑辛塔·艾倫譴責損壞文物的行為是「毫無意義和可恥的」。澳大利亞華人社區理事會發布聲明譴責該破壞行為,懷疑破壞者「可能是出於種族動機」。

在金龍博物館展出的龍。

金龍博物館於1991年開放,「旨在記錄、闡釋和保護澳大利亞的華人遺產」,是澳大利亞最大、最重要的中國文化【小編推薦:探尋復興中華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和遺產資料收藏館。據博物館網站介紹,遭到破壞的中國舞龍不僅是金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還被公認為具有傑出的遺產價值。文物的歷史可追溯到1901年,曾用於當地游龍活動。據悉,當地游龍傳統借鑒吸收了19世紀的廣東文化習俗,至今,每年,當地都會舉行大型舞龍遊行。

來源:南方都市報

]]>
0
#內塔尼亞胡 頭號勁敵下最後通牒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56.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56.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04:01:53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56.html 路透社報道,戰時內閣成員甘茨(Benny Gantz)18日對總理內唐亞胡下最後通牒,要求6月8日前提出戰後計劃,包含具體說明未來由哪一方治理加薩,否則將退出內閣。

甘茨向記者表示,期許戰時內閣在6月8日前制定並通過6項戰略目標計劃,否則將帶領他的中間派政員辭職。

以色列時報指出,6項戰略目標包含解救人質、推翻哈瑪斯並確保以色列國安控制、組成國際共治政府、讓北部邊境居民返回家園、推動以沙關係正常化,以及通過全民服役軍事框架。

甘茨提到,在以色列維持對的國安控制之際,由國家和組成共治政府,負責管理當地民政事務。

以色列民調顯示,退役將領甘茨是內唐亞胡在政壇的頭號勁敵,其最新聲明凸顯以色列高層期間對內唐亞胡的強烈反對。

來源:聯合報

]]>
0
#中國公民 可免簽 #入境美國 近鄰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55.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55.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04:01:38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55.html 旅遊部長加西亞於當地時間5月4日宣布,持有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可免證入境古巴,且與古巴將恢復直航班機。近日,首班「中國-古巴」直航,順利於當地時間5月17日傍晚飛抵古巴何塞馬蒂國際機場(José Martí International Airport)。加西亞同日宣布,即日起持普通護照的可免簽入境古巴。

據新華社,當地時間5月17日,一架由中國公司營運的波音787-9編號「CA865」客機于下午18時29分在哈瓦那降落,同時,這象徵著標「--哈瓦那」直飛航班成功復航。而當地機場為迎接搭載近120名中國乘客的航班舉行水門歡迎儀式歡迎航班抵達,並在飛機空橋走道進行剪綵,慶祝中古兩國復航。

當日,古巴總理馬雷羅(Manuel Marrero Cruz)也到場迎接抵達的中國旅客。馬雷羅在機場儀式上稱,在中古兩國不懈努力下,雙方直航復航終於夢想成真,這也是兩黨、兩國政府和人民關係不斷加強的結果。同時,加西亞也在儀式上宣布,即日起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可免簽入境古巴。

此外,中國駐古巴大使馬輝在儀式上表示,中古恢復直航將是深化旅遊合作、助力古巴經濟復甦的實際舉措,共建中古命運共同體邁出了堅實一步。期待兩國政府部門和企業繼續通力合作,使「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現實,續寫兩國人民相知相伴、兩國文化交流互鑒、兩黨兩國特殊友好關係不斷得到新發展的精彩篇章。

而搭乘中古復航首班機的浙江籍旅客王艷稱,之前從中國前往古巴需要轉機且轉機時間較長,這趟直航航班無需旅遊簽證和過境簽證,更加方便中國遊客前往該地。

另,據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國航表示,這條中國與古巴之間的唯一航線,中途經停馬德里,航程約1.7萬公里,全程約24小時,每周執行2班。同時,此航班為繼4月底復航北京-馬德里-聖保羅航線后,中國國航正式復航的又一條跨三大洲長途航線。

古巴總理馬雷羅與中國駐古巴大使馬輝5月17日在哈瓦那一同歡迎中國國際航空復航首班機到達。圖/取自中國駐古巴大使館官方網站

當地時間5月17日18時29分,中國國際航空CA865班機順利飛抵古巴哈瓦那何塞馬蒂國際機場。圖/取自中國國際航空微信公眾號

中國與古巴恢復直航后首班客機于當地時間17日傍晚飛抵哈瓦那,同時,中國公民于當日起即可免簽證入境古巴。圖/取自中國國際航空微博

來源:聯合報

]]>
0
#烏克蘭 #俄羅斯 相互指責攻擊居民區的平民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21.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21.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02:00:03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621.html 來源: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美國之音
烏克蘭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市遭到俄羅斯攻擊。(2024年5月17日)
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市遭到俄羅斯攻擊。(2024年5月17日)

烏克蘭星期六指責俄羅斯可能犯下戰爭罪行,說他們轟擊了烏克蘭東北部兩個城市的居民區的平民。

俄羅斯首先空襲了哈爾科夫市,打傷6人,包括兩名少年和一名兒童。

他們說,俄羅斯然後炮擊了距離俄羅斯邊境5公里的沃夫昌斯克(Vovchansk),打死一名60歲的婦女,打傷三名其他平民。一名59歲的男子也在Ukrainske村莊被打傷。

俄羅斯2022年2月入侵烏克蘭以來,有成千上萬的平民被打死打傷。莫斯科否認打擊平民。

俄羅斯說,星期六擊落一枚烏克蘭的「圓點」。上周發射的一枚類似的炸毀了俄羅斯邊境城鎮別爾哥羅德的一棟公寓樓,打死至少15人。烏克蘭現在更長的前線繼續爆發激烈戰鬥。

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晚間視頻講話中說,在東部頓涅茨克地區的恰索夫亞爾(Chasiv Yar)周邊擊退了一次俄羅斯的攻擊,這座城市對俄羅斯攻勢具有戰略重要性。

他說,「我們的軍人摧毀了20多輛佔領者的裝甲車。」

俄羅斯星期六說,佔領了哈爾科夫地區沃夫昌斯克(Vovchansk)附近一個村莊。

國防部說,「北方軍集團的單位解放了哈爾科夫地區的斯塔里奇亞(Starytsya)村,繼續深入敵人的防禦。」

路透社無法立即核實戰場說法。

更大攻勢

澤連斯基說他預計俄羅斯將加強東北部的攻勢,並呼籲盟友們運送更多的防空武器和來平衡戰場局勢。

澤連斯基在法新社的採訪中說,俄羅斯上周突然攻擊哈爾科夫地區以來,烏克蘭需要更多的防空武器守住前線。

他說,「今天,我們有保衛烏克蘭所需要的大約25%。我是說防空武器。」他並說,烏克蘭需要「120架到130架」 戰鬥機和其它先進飛機來實現與俄羅斯的空中「均勢」。

澤連斯基說,烏軍成功制止已經進入東北邊境5到10公里的敵軍,但說這些敵軍可能是俄羅斯更大攻勢的「第一波」。

他星期五在基輔說,「我不會說這是(俄羅斯)的一個巨大勝利,但我們必須清醒,了解他們正在深入我們的領土。」

澤連斯基說,哈科科夫地區的局勢一直受控,但不穩定。

平民逃離

哈爾科夫州長奧列格·西涅古博夫(Oleh Syniehubov)星期六說,俄軍5月10日開始地面攻擊以來,有將近1萬人逃離了烏克蘭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地區。

他並說,沃夫昌斯克市正在發生「激烈戰鬥」,只剩100多人。烏克蘭當局已經從距離俄羅斯邊境5公里的沃夫昌斯克撤出了大約8千平民。

法新社利用戰爭研究所的數據說,俄軍5月9日到15日控制了278平方公里,是2022年底以來最大的領土收穫。

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五在訪問中國期間說,莫斯科在烏克蘭東北部哈爾科夫地區的攻勢是對烏克蘭炮擊邊境地區的回應。

普京說,他是要建立個抵禦烏克蘭攻擊的緩衝區,但莫斯科沒有佔領哈爾科夫市的計劃。

他說,「我公開說過,如果這繼續,我們將被迫建立一個安全區,一個衛生區,」「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他說俄軍「每天按計劃推進」。

為了增加烏軍人數,澤連斯基星期五簽署兩個法律,允許囚犯參軍,同時對逃避兵役的人施加巨額罰款。這個有爭議的動員法律星期六生效。

烏克蘭最近將徵兵年齡從27歲降低到25歲,增加處罰那些躲避徵召的人。

新法律還規定烏克蘭男子有義務在全國各地的軍事徵兵中心更新他們的個人數據,以簡化徵兵程序。

向海外烏克蘭人提供護照服務的領事服務在上月關閉後於星期五重新開放。這項服務4月23日停止,向生活在海外的18歲到60歲的烏克蘭男子施壓,要他們先登記徵兵,才能得到護照和其它服務。

外長德米特里·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X上說,「留在海外不會讓一個公民免除他或她對祖國的職責,」「我們國家在打仗。」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美聯社和法新社的報道。)

]]>
0
80萬平民在 #以軍 行動中沒有安全選擇的情況下逃離拉法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93.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93.html#respond Sun, 19 May 2024 01:07:12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93.html 來源:美國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美國之音
被驅離的巴勒斯坦人在加沙拉法城一個臨時營帳前排隊購水。(2024年5月17日)
被驅離的人在加沙拉法城一個臨時營帳前排隊購水。(2024年5月17日)

巴勒斯坦難民機構(UNRWA)負責人星期六說,估計有80萬人在以軍兩周前開始地面攻擊以來逃離了加沙南部的拉法城。

UNRWA負責人菲利普·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在X社交媒體上寫道,之前被驅離的平民們正在離開拉法,前往「中間地帶和汗尤尼斯,包括前往被毀的樓房」。

拉扎里尼說,民眾正逃到缺乏飲水和適當衛生條件的地區,包括沿海城鎮馬瓦西(Al-Mawasi)和代爾拜萊赫(Deir al-Balah),這兩個地方到處都是最近被驅離的人。

美國堅決反對在有140萬巴勒斯坦平民躲避的拉法擴大行動。

法新社在當地的記者說,拉法星期六爆發激烈衝突以及地面和空中轟炸,在攻擊激進分子時奪取了土地。

以色列正在拉法「對恐怖分子和基礎設施發動精確攻擊」,並在加沙北部的賈巴利亞打擊重新出現的哈馬斯激進分子。

以軍軍隊和星期六進入加沙地帶最大的賈巴利亞難民營,加沙的8個歷史性的難民營共有15名巴勒斯坦人被打死,幾十人受傷。

加沙哈馬斯管理的和民事緊急服務說,接到幾十個有關可能傷亡的電話,但因為地面攻擊和空襲而無法響應。

軍方聲明說,「(空軍)繼續在加沙地帶行動,過去一天打擊了70多個恐怖目標,包括武器庫、軍事基礎設施、對軍構成威脅的恐怖分子和軍事院落。」

以色列媒體說,根據最近行動獲取的情報,軍方宣布找到一名在哈馬斯10月7日攻擊中綁架的男子人質的屍體。

軍方說,羅恩·本雅明(Ron Binyamin)的屍體同星期五宣布的其他三名人質的屍體一同被發現,但沒有提供進一步詳情。

哈馬斯沒有立即置評。

哈馬斯武裝派別以及伊斯蘭聖戰組織和法塔赫說,他們用反坦克火箭、迫擊炮和埋藏在一些公路上的爆炸裝置在賈巴利亞和拉法攻擊了以軍,打死打傷很多軍人。

以軍說,10月20日首次地面攻入加沙以來有281名軍人被打死。

以色列官員說,哈馬斯10月7日攻擊以色列打死1200人並綁架250人質,並觸發了戰爭。美國和英國等國將哈馬斯列為恐怖組織。

衛生部說,以色列隨後攻擊加沙打死3萬5千多巴勒斯坦人,包括平民和戰鬥人員,但該部說多數死者是婦女和兒童。

援助機構多次警告加沙出現普遍飢餓以及燃油和醫藥的嚴重短缺。

加沙人道援助

卡車星期五通過一個美國在加沙地帶沿岸建造的臨時碼頭開始運送援助物資。聯合國說,加沙幾十萬民眾面臨飢荒,威脅破壞人道援助行動。

世界糧食計劃署星期六說,10輛載有食品的卡車從碼頭抵達代爾拜萊赫的庫房,將由夥伴機構分發食品、高能餅乾、大米、麵條和小扁豆。

美國行政官員說,物資抵達碼頭前將接受以色列在塞普勒斯的安全檢查站的檢查,並在抵達後接受額外以色列檢查站的檢查。

但聯合國說,陸路抵達的卡車車隊是加沙援助「最可行和最有效的」方法。

聯合國副發言人哈克(Farhan Haq)說,「為了阻止飢荒的恐怖,我們必須使用最快和最明顯的道路接觸加沙人民,我們為此現在需要陸路准入。」

以色列5月7日對拉法城發動「有限」行動以來,邊境上的重要人道援助走廊拉法口岸就被關閉了。

聯合國和其它援助組織說,以色列需要進一步允許援助進入加沙。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美聯社和法新社的報道。)

]]>
0
夢到神明站床邊!女隔天「爽中1200萬頭獎」下秒辭職回家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65.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65.html#respond Sat, 18 May 2024 23:59:42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65.html 一名女子在工作8年,某天她購買后,到神社裡向神明,結果當晚她就夢見神明,而她也在開獎當天意外中大獎,獲得1200萬(換算約1063萬元)。

柬埔寨一名女子中頭獎獲得1200萬泰銖。(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柬埔寨一名女子在泰國農場工作8年,某天她購買彩券后,到神社裡向神明祈福,結果當晚她就夢見神明,而她也在開獎當天意外中大獎,獲得1200萬泰銖(換算約新1063萬元)。

柬埔寨一名女子在泰國農場摘玉米工作8年,某天他和另一半到逛街時,看到一家彩券攤,於是女子順手購買數字90號的彩券,隨後便前往當地非常靈驗的神社祈福,她承諾,若是贏得頭獎,就會在還願時請一支電子樂隊到神社表演。

而在開獎前一晚,女子就夢到一位神明爺爺來到她家,並踮起腳看著女子睡著,隨後微笑離開。女子表示,隔天起床時沒有多想,但開獎時竟意外中頭獎,獲得1200萬泰銖,而她也遵守諾言,將請一支電子樂隊到神社表演。

女子表示,在還願結束後會離開泰國,回到家鄉柬埔寨開店。而女子在泰國的僱主指出,女子是一個很勤奮的人,也對她中獎感到很開心,還親自帶領她去兌現獎金。

來源:三立新聞

]]>
0
中央 #司令部 : #葉門 #胡塞武裝 #發射導彈 擊中一艘駛向 #中國 的 #紅海 #油輪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25.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25.html#respond Sat, 18 May 2024 21:55:23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25.html 來源:美國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美國之音
資料照片:在紅海遭到胡塞武裝攻擊的希臘貨輪抵達亞丁港。(2024年2月21日)
資料照片:在紅海遭到胡塞武裝攻擊的希臘貨輪抵達亞丁港。(2024年2月21日)

官員們說,葉門胡塞反政府武裝星期六上午用一枚彈道在紅海擊中一艘懸挂巴拿馬旗幟並屬於希臘的,這是他們因以哈戰爭而發動的最新攻擊。

胡塞武裝沒有立即聲稱發動攻擊,但他們宣稱在葉門上空擊落另外一架美軍MQ-9 收割者(Reaper)無人機,並對航運發動了其它攻擊,破壞了這條通向蘇伊士運河和地中海的重要航路。

美軍中央說,溫德(Wind)號油輪近期在俄羅斯停泊,並駛向中國,大約臨晨1點遭到攻擊。和俄羅斯都與保持軍事設備和石油關係,而伊朗是胡塞武裝的主要贊助方。

中央司令部在X社交平台上說,導彈攻擊「造成進水,導致喪失推進和駕駛,」「溫德號船員得以恢復推進和駕駛,沒有傷亡報告。溫德號恢復自我動力的航行。」

英國軍方的英國海上貿易行動中心和私人安全公司Ambrey都在星期六早些時候承認這次攻擊。Ambrey說攻擊造成溫德號起火。

胡塞武裝通常需要幾小時甚至幾天才宣稱他們的攻擊。

胡塞武裝對紅海和亞丁灣的航運發動攻擊,要求停止加沙戰爭。10月7日攻擊以色列打死1200人並綁架250名人質后戰爭開始,導致加沙3萬5千多死亡。

美國海事管理局說,胡塞武裝11月份以來向航運發動50多次攻擊,奪取一艘船隻,擊沉另外一艘。

胡塞攻擊近幾個星期減少,他們在葉門遭到美國領導的空襲。但紅海和亞丁灣的航運因受威脅而依然很少。

胡塞武裝聲稱星期四用一枚地對空導彈擊落了一架收割者無人機。他們說這架無人機當時在葉門馬里卜省「執行敵對行動」。葉門被國際承認的流亡政府的盟友依然控制馬里卜省。

胡塞武裝2014年奪取葉門北方和首都薩那以來,導致美軍之前至少喪失了5架無人機。

收割者無人機一架造價大約3千萬美元,最高飛行高度5萬英尺,續航力最多24小時。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的報道。)

]]>
0
#烏克蘭 #軍隊 在東北邊境地區極力制止 #俄羅斯 的推進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17.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17.html#respond Sat, 18 May 2024 20:30:16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9/2038517.html 來源: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美國之音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接受法新社的採訪。(2024年5月17日)
在基輔接受法新社的採訪。(2024年5月17日)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預計將加強東北部的攻勢,並呼籲盟友們運送更多的防空武器和來平衡戰場局勢。

澤連斯基在法新社的獨家採訪中說,俄羅斯上周突然攻擊哈爾科夫地區以來,烏克蘭只有守住前線所需要的防空武器的四分之一。

澤連斯基說,烏軍成功制止已經進入東北邊境5到10公里的敵軍,但這些敵軍可能是俄羅斯更大攻勢的「第一波」。

他星期五在基輔說,「我不會說這是(俄羅斯)的一個巨大勝利,但我們必須清醒,了解他們正在深入我們的領土。」這是他在攻勢開始以來首次接受的採訪。

澤連斯基說,哈科科夫地區的局勢一直「受控」,但「不穩定」。

他說,「今天,我們有保衛烏克蘭所需要的大約25%。我是說防空武器。」

澤連斯基對法新社說,烏克蘭需要「120架到130架」 戰鬥機和其它先進飛機來實現與俄羅斯的空中「均勢」。

俄羅斯國防部星期六說,佔領了哈爾科夫地區沃夫昌斯克(Vovchansk)附近一個村莊。

國防部說,「北方軍集團的單位解放了哈爾科夫地區的斯塔里奇亞(Starytsya)村。

哈爾科夫州長奧列格·西涅古博夫(Oleh Syniehubov)星期六說,5月10日開始地面攻擊以來,有將近1萬人逃離了烏克蘭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地區。

他並說,沃夫昌斯克市正在發生「激烈戰鬥」,只剩100多人。

烏克蘭當局已經從距離俄羅斯邊境5公里的沃夫昌斯克撤出了大約8千平民。

法新社利用戰爭研究所的數據說,俄軍5月9日到15日控制了278平方公里,是2022年底以來最大的領土收穫。

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五在訪問中國期間說,在烏克蘭東北部哈爾科夫地區的攻勢是對烏克蘭炮擊邊境地區的回應。

普京說,他是要建立個抵禦烏克蘭攻擊的緩衝區,但莫斯科沒有佔領哈爾科夫市的計劃。

他說,「我公開說過,如果這繼續,我們將被迫建立一個安全區,一個衛生區,」「這是我們正在做的。」他說俄軍「每天按計劃推進」。

為了增加烏軍人數,澤連斯基星期五簽署兩個法律,允許囚犯參軍,同時對逃避兵役的人施加巨額罰款。這個有爭議的動員法律星期六生效。

烏克蘭最近將徵兵年齡從27歲降低到25歲,增加處罰那些躲避徵召的人。

新法律還規定烏克蘭男子有義務在全國各地的軍事徵兵中心更新他們的個人數據,以簡化徵兵程序。

向海外烏克蘭人提供護照服務的領事服務在上月關閉後於星期五重新開放。

這項服務4月23日停止,向生活在海外的18歲到60歲的烏克蘭男子施壓,要他們先登記徵兵,才能得到護照和其它服務。

外長德米特里·庫列巴(Dmytro Kuleba)在X上說,「留在海外不會讓一個公民免除他或她對祖國的職責,」「我們國家在打仗。」

但在公眾反彈后,領事服務星期五恢復。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美聯社和法新社的報道。)

]]>
0
#以軍 在 #加沙 發現三名去年10月7日遭 #哈馬斯 綁架的人質遺體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8/2038448.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8/2038448.html#respond Sat, 18 May 2024 15:21:10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8/2038448.html 來源: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松仁
被加沙恐怖組織哈馬斯扣為人質的家屬們在特拉維夫集會要求以色列政府採取行動爭取人質獲釋。(資料照)
恐怖組織哈馬斯扣為人質的家屬們在特拉維夫集會要求以色列政府採取行動爭取人質獲釋。(資料照)

— 

以色列軍方星期五(5月17日)表示,在加沙發現了三名去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南部被綁架的三名以色列人的遺體,其中包括年僅22歲的德以混血的紋身師莎妮·盧克(Shani Louk)的遺體。

哈馬斯去年10月7日襲擊以色列南部靠近加沙邊境的一場音樂會後,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張盧克近乎全裸的身軀俯卧在一輛皮卡車上被遊街示眾的照片。這張照片也讓世人對哈馬斯武力攻擊以色列的規模和慘烈程度感到震驚。

以色列軍方表示,其他兩位被發現的人質遺體被確認為28歲的婦女阿密特·布斯基拉(Amit Buskila)和56歲的男子伊特扎克·格勒倫特(Itzhak Gelerenter)。

發言人丹尼爾·哈加里(Daniel Hagari)海軍少將在一場記者會上表示,三名人質都是在10月7日當天哈馬斯武裝分子逃離諾瓦時被這些武裝分子打死的。哈馬斯武裝分子還打死了幾百名參加音樂節的以色列民眾。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Benjamin Netanyahu)表示,三名人質的死亡令人「心碎」,並誓言「我們要讓所有的人質,無論死活,都得以回家」。

以色列軍方表示,三名人質的遺體是星期四夜間被發現的,但是沒有透露發現遺體的具體地點或任何其他細節。

以色列國防軍目前正在加沙最南部的城市拉法展開作戰行動。以色列表示,它掌握的情報顯示,以色列的人質目前就被哈馬斯關押在拉法。

根據以色列方面的統計,哈馬斯武裝分子去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南部時,一共導致1200名以色列人喪生,其中絕大多數人是平民。哈馬斯武裝分子還綁架了大約250名人質。不過大約半數的人質在去年11月為期一周的短暫停火期間已經獲釋,以換取被以色列關押在監獄中的人。

以色列認為,目前仍有大約100名人質以及大約30具人質遺體被哈馬斯扣押在加沙。根據哈馬斯控制的加沙衛生部門的統計,以色列對加沙發動剿滅哈馬斯武裝分子的空襲和地面進攻以來,已有35000多人喪生於槍彈和炮火之中。另有大約一萬多人被掩埋在遭炮火摧毀的建築物的瓦礫堆中。

內塔尼亞胡一再表示要徹底消滅哈馬斯,而且不達目的決不收兵。他同時也表示一定要讓所有被綁架的人質安全回家。但是他在這方面一直未能取得顯著進展。

內塔尼亞胡因為不願放棄對拉法的進攻而遭到美國及其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強大壓力,他也因為無法將目前被哈馬斯扣押的人質營救回家在在以色列國內面對要求他下台的呼聲。美國及其盟國還因為加沙出現的嚴重人道主義危機而威脅要降低對以色列的支持。

美聯社在報道中指出,以色列人目前基本上分為兩個主要陣營:一個陣營的人認為政府應該暫停在加沙的戰事,並致力將人質營救回家;而另一個陣營的人則認為,為了徹底消滅哈馬斯,人質也許是為此不得不付出的慘痛代價。

卡達、和美國斡旋的停火談判一直在斷斷續續地進行,但是至今尚未取得任何突破。

]]>
0
#歐盟 禁止四家俄媒在歐盟活動, #俄國 會領袖稱其「雙標」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8/2038439.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8/2038439.html#respond Sat, 18 May 2024 14:38:19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8/2038439.html 來源: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 松仁
莫斯科市中心消息報大樓前的今日俄羅斯電視台轉播車。資料照
莫斯科市中心消息報大樓前的電視台轉播車。資料照

— 

總統普京關係密切的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星期六(5月18日)表示,歐盟決定禁止四家在歐盟進行報道和傳播活動是對的打壓和雙標。

歐盟理事會星期五在一份聲明中宣布,由於《之聲》、《俄羅斯新聞社》、《消息報》和《俄羅斯報》四家媒體受到俄羅斯政府「永久性直接和間接控制」,推銷親俄宣傳以支持俄羅斯的非法入侵,因此決定禁止這四家媒體在歐盟進行報道和傳播活動。

「俄羅斯聯邦通過進行系統性的國際媒體和信息操控運動…來為其對烏克蘭的全面侵略提供借口和支持,並強化其對鄰國、歐盟及其成員國製造不穩定的戰略,」歐洲新聞電視台(Euronews)引述歐盟理事會的聲明說。

聲明還表示,依據《歐盟基本權利憲章》的規定,這項禁令並不禁止相關俄羅斯媒體及其僱員從事新聞傳播以外的活動,例如進行研究或人物訪談。

歐洲新聞電視台在報道中指出,歐盟針對四家俄媒的禁令是在歐洲議會選舉三周前發布的,而令人擔心的是歐盟3.7億選民的投票意向很有可能受到俄羅斯虛假信息戰的左右。

歐盟的這一禁令遭到俄羅斯當局的強烈抨擊。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在社媒體電報(Telegragh)上的貼文中指責歐盟說,雙重標準政策已成為歐盟架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歐盟實際上對言論自由是無法忍受的。

莫斯科表示,要對歐盟的禁令實施迅速而嚴厲的反擊,對等禁止西方媒體在俄羅斯的活動。但是目前尚未看到哪些西方媒體將會受到影響。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則指責歐盟對俄媒下達的禁令「是政治審查做法的延伸」。

西方國家領導人認為俄羅斯的威權政府是對國際秩序的最大威脅,指責莫斯科尋求破壞西方的民主體制,並擔心普京在入侵烏克蘭之後,很可能發動對一個北約成員國的侵略。

莫斯科則指責西方發動一場針對俄羅斯的混合戰,其中包括一場旨在摧毀俄羅斯聲譽的。莫斯科還指責西方媒體機構深深捲入了西方這場針對俄羅斯的宣傳戰,而且還常常發表有關俄羅斯的虛假或誤導性信息。

但是所有的西方媒體都否認這一指控。

據德新社報道,在歐盟此次封禁四家俄羅斯媒體在歐盟活動之前,歐盟成員國已經吊銷了多家俄羅斯媒體的執照,其中包括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今日俄羅斯(RT)等。

德新社說,歐盟對俄羅斯官媒採取的新的措施目的是防止俄羅斯的戰爭宣傳和虛假信息在歐盟傳播。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當局一方面加大了對西方駐俄媒體以及俄羅斯獨立媒體的打壓力度,另一方面透過俄羅斯媒體和情報部門對外製造了大量的虛假信息為其侵略行為製造借口和理由,歪曲事實將引起這場戰爭的責任推給烏克蘭、美國和北約。

美國國務院去年發表聲明指出,「虛假信息是克里姆林宮最重要、觸及面最廣的武器之一。俄羅斯通過助長建立一個虛假信息和宣傳鼓吹的生態系統。」

聲明說,「這個生態系統製造並散布虛假言論,以便從戰略上推進克里姆林宮的政策目標。」

]]>
0
#聯邦政府 拒絕多市 #毒品 合法化申請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8/2038310.html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8/2038310.html#respond Sat, 18 May 2024 05:10:38 +0000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worldnews/20240518/2038310.html 已經拒絕將個人持有少量合法化的要求,稱這「不能充分保護公眾健康和維護公共安全」。

和成癮部長Ya’ara Saks在周五下午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這包括擔憂執法部門實施的可行性和能力,保護青少年,以及缺乏政府的支持。」

做出這一決定的前一天,安省政府敦促多倫多市放棄這一要求,稱其「誤入歧途」和「災難性」。

安省衛生廳長瓊斯(Sylvia Jones)和省副Michael Kerzner在給多倫多衛生醫療官員Eileen de Villa的信中表示,安省不支持根據《受控藥物和物質法》向加拿大提出的豁免請求。

省長福特還重申,他的政府不會支持這一要求,他要求渥太華暫停批准新的安全供應地點。

福特寫道:「正如我們已經向多倫多公共衛生部門表示的那樣,我們現在不會,也永遠不會支持將非法毒品合法化的申請。請將此視為我們對聯邦政府的正式確認,即我們百分之百反對。」

福特發表上述言論的同時,聯邦保守黨領袖博勵治最近也致信總理,要求拒絕多倫多的要求。

要求在許多公共場所使用某些毒品重新定為犯罪之後,多倫多的毒品合法化請求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卑詩省之前獲得豁免,引發了一些問題。

多倫多衛生官Dr. de Villa在周五晚上的一份聲明中說,現在非刑事化已經不再是一種選擇,「投資于其他現有的基於證據的干預措施變得更加重要。」

她說:「增加資金和獲得廣泛的治療選擇是安省的責任,這是解決毒品流行的另一個工具。」

在聯邦政府周五宣布這一決定之前,多倫多市長鄒至蕙在一封信中敦促三級政府共同努力,就打擊阿片類藥物危機達成共識。

她說,應該包括一個24/7危機中心;擴大獲得治療的機會;支助性住房,以滿足複雜的需要,以及其他措施。

鄒至蕙寫道:「我相信注重擴大治療選擇,可以顯著減少多倫多和整個安省毒品流行的破壞性影響。」她還說,「我們都同意更多的治療是至關重要的。」

鄒至蕙此前曾表示,她認為如果沒有適當的住房和對吸毒成癮者的治療支持,關於非刑事化的辯論是無關緊要的。

來源:加國無憂

]]>
0